“618”購物節,“中國制造”漂洋過海惠及全球消費者
18日零點開始,海內外消費者聚集到中國電商平臺釋放購物熱情。開場僅2分鐘,京東母嬰品類總成交額破2億;開場3分鐘,京東超市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開場5分鐘,酒類總成交額突破2億……數據顯示,從6月1日0時至6月18日24時,京東618累計下單金額超3438億元,創下新紀錄。疫情之后,中國消費者“買遍全球”,而“中國制造”也漂洋過海源源不斷輸向海外,惠及全球消費者。
京東618期間,下單金額最高的品類是手機、空調、筆記本電腦、冰箱、平板電視;售出商品件數最多的品類是餅干蛋糕、牛奶乳品、抽紙、調味品、休閑零食;購買力最強的省市是廣東、北京、江蘇、山東、上海。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現在的京東618已不是單純的消費屬性,而演變成消費生產雙重屬性,成為一個鏈接消費端和產業端,推動數字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舞臺。
德國啤酒、英國和斯里蘭卡紅茶、丹麥和印尼餅干、馬來西亞咖啡、泰國榴蓮、智利和摩爾多瓦紅酒、瑞士巧克力……18日當天,京東集團展示了消費者通過京東平臺采購的15國食品案例,讓到場的外交官們非常開心。
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18日當天在京東總部遇見數百名年輕員工集體合影,興奮地跑過去一起拍照,收獲了熱烈的掌聲。智利出產的車厘子正是在施密特的推動下大量出口中國,他表示,目前智利車厘子93%銷往中國,“未來,我們還有更多的機會把智利優質食品在中國推廣。我們可以推廣智利的豬肉、羊肉和其他產品”。
與此同時,遠在新加坡的消費者克里斯也加入“618”購物節海外消費大軍。從天貓平臺下單后3天,他就收到中國產折疊圓凳。《環球時報》記者從天貓了解到,今年“618”,通過淘寶天貓出海的國產住宅家具同比增長六成。富有中國設計風格的家具產品在海外熱賣。國貨品牌儒黛生產的床邊柜、茶幾、餐椅等產品在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大受歡迎,海外銷售同比增長超過200%。
作為“宅經濟”主角之一的家電類產品也表現不俗。天貓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618”,國產智能小家電出海同比增長超過七成。其中,國產的掃地機器人、立體洗地機等產品銷售暴增。6年前,中國消費者漂洋過海只為背回一個日本馬桶蓋,現在變成了外國消費者參加“618”到網上淘一件中國洗地機。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從國人去日本買馬桶蓋,到老外買中國的洗地機,這樣的轉變背后,既因為中國制造工藝不斷提升,國貨品質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也因為中國創造能力崛起,技術不斷創新,品牌在海外影響擴大”。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制造”正以質高價優的特點吸引更多的海外消費者,也打破了國人以前迷信海外產品的固有思維。
當然,對海外消費者來說,買一件遠在中國的商品并非易事。克里斯在新加坡家里的電腦上,通過網上3D樣板間功能,直觀感受產品陳設外觀以及功能。之后,他選的折疊圓凳通過天貓淘寶海外聯合菜鳥開通的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的大件家具海運線路進行配送,3天后抵達他在新加坡的住所。
正是這種從產品展示、訂單支付、物流配送等一條龍的網上購物服務體系的完整和完善,使得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像克里斯一樣加入了面向中國產品的海淘大軍。白明認為,中國電商系統整合能力全球首屈一指,不但要做到物流、資金流的環環相扣,而且還要講究規模經濟。只有在這樣便捷高效的平臺上,中國商品才能更順暢地進入海外。
據商務部數據,今1-5月,中國外貿延續增長勢頭,以人民幣計進出口總額為14.76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28.2%、30.1%、25.9%,均為1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路透社分析稱,中國外貿將維持高景氣度,主要由于全球疫苗接種推廣下疫情得到抑制,全球制造業活動及需求仍處于復蘇軌道,中國制造業供給適應能力較強。“618”購物節,已經成為中國商品出海并惠及全球經濟的有力催化劑。
(本報記者 倪浩)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美素佳兒奶粉好嗎?美素佳兒從這三點出發證實自身品質
- 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 電子血壓計原理
- 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
- 電感線圈的常識普及
- 聯想ThinkPad T410真機拆解
- 無線通信原理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