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復牌半年股價下滑75%屢遭處罰 明發集團欲去除"家族式管理"頑疾

自從今年年初復牌后,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846.HK,下稱"明發集團")變得異常低調,公司鮮少對外披露信息,也不再新增土儲。盡管如此,公司依然時常被曝光在鎂光燈下。

最新引發市場關注的一則信息是,明發集團兩家子公司重組完成。實際上,自2020年以來,公司對組織架構開啟大刀闊斧的改革,欲去除"家族式管理"的頑疾。

而今,明發集團尚未從過去的陣痛中完全恢復,關于公司建設違規、廣告違法的消息仍時有傳出。投資者也在"用腳投票",年初至今,該股股價已累計下滑約75%。

曾被港交所停牌

官網顯示,明發集團創始于1994年,2009年登陸港交所,是一家以城市運營為核心,以商業地產、住宅地產、酒店經營為支柱產業,并涉及工業、商貿、投資等多項領域的集團企業。

2021年上半年,明發集團未經審核合同銷售總額約66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約53.5%;合同銷售面積87.59萬平方米,平均銷售單價7554元/平方米。

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達到116.8億元、126.6億元、128.6億元;凈利潤為8.55億元、9.52億元、10.75億元。

在這期間,明發集團長期處于停牌狀態中,關于公司的退市傳聞甚囂塵上。公司還能完成如此業績,實屬不易。

時間回溯至2015年,前核數師普華永道對明發集團財報的態度是"不發表意見",原因是認為其財務數據真實性存疑。于是在2016年4月1日,香港聯交所責令明發集團正式停牌。

停牌期間,獨立法政調查員對明發集團進行了詳細調查,結果顯示,該公司有多宗與其他7家公司的資金流動交易,而這7家公司與明發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煥明三名家庭成員有關,其中包括黃煥明的兒子。

身為典型的家族企業,明發集團一直由"黃氏家族"掌握大部分股權。而今,明發集團決定"壯士斷腕",對管理層組織架構做出全面調整。

2020年,董事會主席黃煥明、執行董事黃麗水辭任;黃慶祝辭任執行董事兼集團首席執行官,黃連春辭任執行董事兼集團首席運營官。

行政處罰"余波"

時至今日,集團內部的變革仍在推進中。

明發集團近期公告,2家中國附屬公司已提呈其董事變更申請,余下中國附屬董事會擬重組事宜將于2021年10月底完成。

創始人黃煥明認為:"一系列舉措對明發集團作為上市公司能夠為股東帶來投資回報實屬必要,也是公司致力成為香港股票市場的物業上市公司中企業管治模范所需的工作。"

但二級市場上仍沒有太大積極反應。自2021年1月復牌以來,明發集團股價走勢持續下行。截至8月9日,其股價收報0.485港元/股,總市值30億港元,動態市盈率2.3倍。相比年初復牌當日,明發集團市值已蒸發約85億港元。

盡管公司已表明回報市場的決心,但何時能實現成為懸念。從最新的行政處罰情況來看,明發集團尚未從過去的陣痛中完全恢復。

據信用中國官網,今年4月,明發揚州分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與中國銀行對簿公堂,最終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同樣在今年4月,蕪湖明發春谷熙岸違規建設偷工減料,施工單位遭處罰罰款4.28萬元,項目開發商為明發蕪湖分公司。

今年7月,明發揚州分公司受到行政處罰,原因是因未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其附件規定的內容進行建設。

今年8月,明發廣安分公司也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而在2020年,明發廣安分公司利用合同欺詐對方當事人、商品房銷售條約存在諸多強制性或"霸王條款"等,多次受到行政處罰。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明發集團及其子公司多次陷入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除前述兩家公司之外,明發集團在漳州與長沙的分公司,今年均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

如何"東山再起"

作為中小型房企,明發集團未來的戰略核心,依舊徘徊在沖擊規模上。據觀點地產網分析,目前除少數幾家房企的土儲貨值達到萬億以上外,明發集團的土儲水平在行業內屬于中游水平,遠超其銷售所處位置。

截至2020年年末,明發集團有130個項目,土地儲備217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的價值能否充分發揮還要看后期的開發運營能力,從現有的商業運營狀況來看,明發集團旗下并沒有十分拿得出手的項目,大多數商業項目運營效率不高。

關鍵詞: 復牌 半年 股價 下滑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