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退貨亂象多 如何解?
近日,“一名女子在淘寶店買18件衣服旅游后要求退貨”的事件成為熱門議題。
《工人日報》記者采訪發現,電商平臺買家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任性”退貨的現象時有發生。個別不法分子甚至利用規則實施敲詐勒索。而賣家往往因取證困難、害怕差評等原因選擇“忍氣吞聲”。
“任性”退貨亂象多
廣州的肖先生在電商平臺經營一家服裝店,主要售賣30到55歲年齡段的女裝,月銷量可達15000件左右。他向記者表示,幾乎每個月都能遇到下單多件,然后在到貨7天之內要求全部退貨的情況。
“有買家一下子拍了60件衣服,在公司年會上表演完節目,就給你退回來了。”肖先生無奈地表示,如果不影響二次銷售也就認了,但有的衣服還有明顯的汗漬、破洞、香水味,甚至粘有口香糖。“這種衣服就不能再賣了,只能作為庫存處理,損失由我們自己承擔。”
除了“用了退”,一些買家甚至還利用退貨規則“以假亂真”。近日,有媒體報道,嫌疑人潘某等因通過耐克官網購買運動鞋,再以高仿品調包退回而被依法刑事拘留。據悉,潘某首先通過耐克官網購買正價產品,然后利用 “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將高仿品退回,獲得全額退款后,再將真鞋賣出,賺取差價。
有買家甚至會專門借“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對商家實施敲詐。據肖先生介紹,曾遇到有買家先一次性下單數百件店鋪中的非暢銷款商品,再等到賣家趕制訂單時,突然告知不要了,并向賣家索取300元取消訂單的費用。“如果不給他這筆錢,訂單就得執行,賣家就必須出貨。到時候對方會拒收退貨,我們作為賣家就不得不承擔一大筆積壓庫存和郵費。”
經營美妝店鋪的沈女士還遭遇過“被漏發”的情況。“有買家在我這里買了口紅后說沒有收到,被快遞弄丟了,非要我再發一個。后來我聯系了快遞,調出了監控,明明白白地看到她當天取件了。”
許多商家都表示曾遇到惡意買家,有時會申請平臺仲裁處理。但對于一些金額不是很大的訂單,為了盡快息事寧人,也不得不滿足對方的退貨或補貨需求。
針對“買18件衣服旅游后要退貨”的事件,淘寶方面回應稱已聯系買賣雙方協商處理,依據平臺規則保護商家合法權益,個案不會影響“七天無理由退貨”。
“一個惡意差評就可能導致單款銷量減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法律也對退貨商品的范圍予以了明確,根據《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消費者定做的商品、鮮活易腐的商品、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屬于不適用退貨的商品范圍。
“對于不屬于退貨范圍內的商品,賣家完全可以拒絕退貨。但是退貨規則中‘商品是否完好’的標準在認定中可能會產生爭議。”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在“買18件衣服旅游后要求退貨”的案例中,賣家維權的證據是買家在朋友圈曬出的旅游照片。但是在其他很多情況下,賣家可能就無法取得買家使用過產品的證據,從而給了一些不誠信的買家利用規則空子實現退貨的機會。
有賣家表示,有時因為害怕糾紛給店鋪好評度帶來的影響,也不得不滿足買家一些無理的退貨要求。
“我們好不容易在店鋪里培養起一個一天能賣到數百件的爆款產品,但如果因為退貨沒溝通好,個別買家一個惡意差評就可能導致單款銷量減半。這對于店鋪的損失是非常大的。”肖先生向記者表示,不只是七天無理由退貨,半個月乃至一個月后的退貨要求,商家有時也不得不退。
相關細則可以根據新情況進行修訂
如今,“吃過虧”之后的肖先生每次碰到單款拍下超過50件的訂單,都會專門打電話核實顧客是否確定要。而為了防止一些惡意退貨,他的店鋪也會給商品的一次性下單量設置限度。沈女士則會通過平臺軟件設置好評率低于98%的買家不能購買其店鋪的商品。
無理由退貨亂象頻出,也讓不少人對這項規則的合理性產生了質疑。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部分消費者在交易中違背誠實信用的原則,最終損害的是整體消費者的權益,有可能使這項本來對消費者有利的規定逐漸縮小權利的空間和邊界。
“個別買家先大量購買商品,使用后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進行大量或全部退貨的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屬于惡意退貨,不僅使賣家承擔了額外的成本和負擔,也違背了該條款的立法目的。”北京華訊律師事務所主任張韜律師表示,“七天無理由退貨”的制訂,借鑒了國外“冷靜期”“撤銷權”等法律規則和相關實踐經驗,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電子商務交易中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為在網絡購物時,買方不一定能完全實現所見即所得,網上展示的商品和收貨時的商品可能存在一定差異,這也是給消費者一個考慮期以及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
“因為個別消費者不誠信的行為,而取消‘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則是不現實的,但相關規定的細則可以根據新情況適時進行修訂。”張韜認為,這個問題也可以在電子商務平臺的誠信制度中給予回應解決,如對惡意利用該規則的用戶,查實后可以降低其信用分。情節嚴重的要納入黑名單,促進買賣雙方誠信交易。(曲欣悅)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