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縱深推進“三大行動”,走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推廣應用“民情地圖”、開展“一親三心”為民服務活動、深化重點項目“1+5+X”協調推進機制、打造“四個一流”營商環境、盤活“汕尾人經濟”資源……自去年吹響“奮戰三大行動 奮進靚麗明珠”的號角以來,汕尾全力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年、項目“雙進”會戰年、營商環境優化年“三大行動”,實現GDP增速連續四季度蟬聯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汕尾再次以兩年平均增長8.4%的GDP增速領跑全省。
從經濟數據常年徘徊在倒數行列的“后進生”,成功逆襲為全省經濟增速的“排頭兵”,汕尾保持實干當先、奮勇爭先的精神狀態,縱深推進“三大行動”,堅定不移把靚麗明珠擦得更亮,努力走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大數據賦能基層治理
打造“楓橋經驗”汕尾樣板
去年以來,汕尾以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行動為契機,著力推動傳統的社會管理模式向社會治理信息化、智能化、專業化轉變,“民情地圖”應運而生。
“有村民倒車時不小心撞到別人家門口的電線桿,雙方就賠償問題僵持不下,情緒激動,請求增派人手支援。”在汕尾市陸豐市博美鎮網格聯勤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民情地圖”平臺界面彈出這樣一條消息。現場附近的網格聯防隊員“接哨”后,立即趕赴現場支援,經過一番勸說,雙方握手言和……
這是“民情地圖”的一個日常應用場景。而在“民情地圖”的背后,是“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旨在打通基層服務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一張地圖知曉村情民意,一臺手機實施基層治理”。
陸豐市博美鎮網格聯勤指揮中心“民情地圖”業務員許鎮堅介紹,利用“民情地圖”實現“上報——分撥交辦——處置——回訪確認——辦結”的事件處置閉環,真正做到群眾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一連串從城市到鄉村的基層治理“組合拳”也初顯成效。
在城市,紅色物業聯盟既發揮物業服務功能,又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暢通了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在鄉村,“返鄉走親”“駐村連心”“入網知心”“聯戶交心”等系列活動火熱進行,機關干部、鎮街干部、村社干部和基層黨員紛紛沉下身、聽民意、解民憂,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2020年,汕尾刑事、治安確認警情數量均為全省最少,萬人犯罪率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一半,正成為全省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位于陸豐市碣石鎮的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產業園內,設備高效運轉、操作者各司其職。廠房外的空地上,上百支約80米長的風葉一字排開,場面頗為壯觀。這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海上風電葉片生產車間,也是國內產能規模最大的80米以上長葉片制造基地。
“像用電用水、用地建設、用工需求、政策解讀、手續辦理等一攬子問題,園區都會派專人跟進。能現場解決的,立刻拍板,需要協調解決的,限時辦結,為我們解決了不少煩心事,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生產效率。”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產業園負責人柏建中說。
3月30日,汕尾舉行2021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總投資249.3億元的38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涵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民生保障和城市建設等領域。其中,陸河比亞迪汽車綜合試驗場、陸豐康佳半導體光電顯示及終端項目、汕尾市東方銘海蠔業生態園等產業項目20個,總投資達112.3億元,再次掀起新一輪“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建設熱潮。電子信息制造、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大石化新材料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及新能源汽車制造、美妝產業等百億級產業集群正在汕尾加速形成,為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績的背后,是汕尾市委、市政府成立重大項目專班、市直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多部門協調推進項目建設的有力支持。
在“項目雙進會戰年”行動中,汕尾把項目的引進和推進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深化“店小二”服務,建立落實重點項目“1+5+X”協調推進機制,由市財政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林業局、發改局等5個相關單位牽頭協調其他與項目相關的多個部門、單位,定期收集梳理各項目存在問題,第一時間為項目紓困解難。
“店小二”式服務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年行動以來,“店小二”逐漸走入汕尾干部群眾的心中,成為家喻戶曉的熱詞。3月中旬,面向企業的移動端服務窗口——“善美店小二”小程序正式上線,企業辦事只需一次登錄,即可享受“一站式”“一條龍”指尖辦理多項優質服務。
打開“善美店小二”小程序,服務直通車、成長路線圖、扶持工具箱三個板塊層次分明。其中,成長路線圖覆蓋企業開辦、企業投資、不動產登記等8個企業成長流程,為企業的培育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查詢和展示,讓企業辦事不再“走彎路”。
去年以來,汕尾通過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打造“粵省事”“粵商通·汕尾版”“粵政易·汕尾版”等汕尾特色品牌,實現政務服務事項503項“免證辦”,全流程網辦率達90.20%,推動全市105個網點223臺智慧柜員機為群眾提供人社、公安、稅務等8個領域共60項政務服務自助辦理,煉就“最多跑一次”的汕尾速度。2020年,汕尾在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第三方評估中位列粵東粵西粵北區域第一梯隊成績,多項指標全省排名靠前。
營商環境的改善有效激發了社會創業熱情和市場活力。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7314戶,其中企業1554戶,同比分別增長68.02%、92.33%。
在汕尾首屆發展大會上,現場簽約了總投資額超1200億元的33個重點投資項目。談及投資信心增強的動因,不少企業家感慨最大的就是汕尾營商環境的優化。
廣州海豐商會會長、廣州好迪集團董事長黃家武在汕尾海豐縣投資了一座超高層寫字樓和一個五星級酒店,預計今年開業。“這個項目從簽約到建設,一路都是亮綠燈,速度非常快。汕尾的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日益凸顯,正逐漸成為一片新的投資熱土。”黃家武說。
■一線見聞
小漁村搖身變成“網紅打卡點”
駕車駛進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淺澳村,目之所及是清澈湛藍的海水、柔軟潔凈的沙灘、郁郁蔥蔥的景觀林木,海灘邊更有一排排房車和球形帳篷,游人如織。沿著村道往里走,一幅充滿詩意的田園畫卷展現在眼前:農房庭院掩映在綠樹紅花之間,屋前屋后栽滿了瓜果蔬菜——昔日貧窮落后的小漁村搖身一變,成了新晉“網紅打卡點”。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4月10日,陸豐舉辦了首屆民宿招商推介會,現場簽約21個民宿項目,總額高達438.84億元。真金白銀投入的背后,是力度空前的扶持政策和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陸豐不但出臺了《陸豐市鼓勵扶持民宿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還在招商手冊上作出投資服務承諾,公布了主要領導干部的聯系電話,企業有疑問可直接電話溝通。
陸豐鄉村的美麗蝶變正是汕尾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汕尾聚焦“八個美麗”,高標準、高品質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以點帶面,串珠成鏈,充分發揮鄉村振興示范帶示范引領作用,促進了沿線鄉村面貌和鄉風民風發生巨大的改變,努力把農村“短板”變成“潛力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記者觀察
革命老區不應該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
不是有希望才干,是干了才有希望。
作為財力、物力、人力等各項資源要素都十分有限的四線城市,汕尾緊緊抓住“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深圳全面對口幫扶等優勢,在學習追趕中加速發展,在加壓奮進中后發崛起,向世人證明:革命老區不應該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
“今年我們不提新口號,重在抓落實。”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說。從去年的奮戰“三大行動”,到今年的縱深推進“三大行動”,汕尾把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年接著一年干的釘釘子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今,汕尾充分發揮綜合考核“指揮棒”作用,每季度通報一次經濟社會重點工作亮牌考核結果,每兩個月召開一次鎮街黨(工)委書記“擂臺賽”,以考核促進本領提升、實現爭先進位、強化責任意識,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確保各項工作到事到人到時到位,讓人人有擔子、人人有責任,人人有目標、人人有抓手,人人想做事、人人敢干事。
品清湖畔春潮涌,老區精神薪火傳。汕尾要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主動融入“雙區”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走好走實海陸豐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把汕尾建設成為沿海經濟帶的靚麗明珠。
●南方日報記者 陳欣欣 南小渭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