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佛山三水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提升綜合競爭力

旅游業具有產業鏈長、關聯度強、綜合效益高等特點,發展快速、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是各地重點推進的朝陽產業。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三水區接待游客300.5萬人次,增長98.48%;旅游總收入10.97億元,增長76.3%,帶動社會消費增長15.8%,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動能強勁。

為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近日,佛山市三水區召開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會議,提出將分四個階段推進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力爭2022年通過驗收。接下來,三水將把全域旅游作為三水培育新動能、構筑新高地、激發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顯新形象的重要抓手,以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強動力、添活力、增魅力。

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三水有何底氣?

1.山水生態人文區位優勢疊加

近年來,國家、省市先后出臺政策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新階段旅游發展戰略的再定位,并啟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自2018年以來,佛山市全域旅游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高明區、禪城區先后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而三水區則在2020年10月與南海區、順德區被確定為第三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作為“三江匯流”之地,三水擁有山、水、林、田、湖獨特的天然稟賦;文化璀璨悠遠,擁有銀洲貝丘遺址、寶月堂、胥江祖廟、“四個百年”(百年鐵路、百年火車站、百年海關、百年文塔)等重要歷史遺跡眾多。

“水文化”是三水最具特色的旅游資源。西江、北江、綏江在此匯流,境內河網交錯,擁有西南涌、蘆苞涌、大棉涌、漫水河、樂平涌等10公里以上級別的河涌,水質良好。同時,人類逐水而遷,臨水而居的棲息習慣,讓水資源豐富的三水擁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傳統特色古村落,如大旗頭古村、長岐村、獨樹崗村等,這些古村落的傳統建筑群布局完整,獨具嶺南民居特色,為三水積累了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

因水而生、因水而榮。三水“水文化”既多樣又豐富,既有江河、湖泊、溫泉、漁文化等三水水鄉風情,又有以水都飲料基地為代表的“水經濟”。良好的生態稟賦形塑了“城市三水”的獨特魅力,讓三水擁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飲料之都”“國家森林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源頭”等金字招牌,也構成了三水文旅產業特色。

同時,日益完善的交通網絡也為三水旅游產業搭建起發展快車道。近年來,三水區全力推進“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勇擔“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使命,“承東啟西”的城市集聚力不斷提升。貴廣(南廣)高鐵、廣佛肇城際等4條鐵路和西二環、廣佛肇、佛清從等7條高速經行三水,構筑起“四鐵七高、四縱十三橫”的現代化路網,全力融入灣區1小時交通圈。

此外,三水通過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以高鐵三水南站、城軌三水北站為基點,借站建城打造三水新城、北江新區、西南老城區融合發展的“強中心”組團,外樹形象,內修品質,進一步顯現城市魅力。當下,三水正聚力打造廣佛極核重要節點城市,彰顯“三水地段”的灣區價值,這將大大增強三水建設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輻射力和虹吸力。

受益于三水日益凸顯的區位優勢,近年來三水旅游產業發展快速。據統計,2021年春節假期,佛山市三水區累計接待游客66.09萬人次,同比2019年春節增長29.87%;實現旅游收入1.59億元,同比2019年春節增長57.32%。游客增長率橫向對比五區排前列。

佛山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郭明遠指出,全域旅游示范區考核的是一個縣域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產業發展、旅游市場治理的綜合水平,反映的是一個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綜合能力,三水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已經具備,要把握發展機遇,堅定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步伐。

2.“旅游+”跨界融合效果突出

全域旅游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整合、系統化提升,對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7月初,三水舉辦了2021年開漁節暨河鮮美食文化節,舉行了蘆苞河鮮美食街揭牌、頭魚拍賣、網紅探店、河鮮美食地圖發布、“汀見三水·漁舟唱晚”音樂仲夏夜等一系列精彩文旅活動,吸引眾多的市民、游客到三水品河鮮,嘗美食,游美景。

這是三水首次舉辦河鮮美食文化節,活動整合三水特色水文化、河鮮美食、旅游資源,打造了三水又一文旅名片。以“旅游+”發展理念融入三水特色文化元素,積極聯合鎮街、企業舉辦旅游節慶活動,打造三水旅游新看點,是三水以旅游為抓手,推動跨界融合的一大舉措。

今年,三水還在5月20日舉辦“2021三水呷醋文化節”,通過美食節慶活動,向廣大市民游客推介三水美食和周邊旅游景點。事實上,從2013年起,三水持續舉辦三水旅游文化節(周),各鎮街也紛紛打造如白坭鎮西江文創節、樂平鎮“廣府印象”文化嘉年華、蘆苞鎮胥江祖廟北帝誕廟會及北江臘味美食節、大塘鎮冬瓜王大賽、南山鎮十里水果長廊開園節等節慶品牌,探索旅游與文化、體育元素深度融合,文旅活動在三水大地遍地開花。

為深化“旅游+”,探索產業跨界融合發展,近年來,三水不斷整合旅游鏈條相關要素,豐富文創、康養、研學、鄉村等業態,豐富與提升旅游產品有效供給。其中,通過深挖文化內涵,三水開展了“味力三水”美食評選、“三水十大文化名片”評選、“三水十大手信”評選、“三水新八景”評選等文旅活動,打造文旅傳播載體。

2020年,三水時隔36年重新評選“三水新八景”,評出三江匯流、大旗粵韻、祖廟探古、云海鷺影、丹山疊翠、古鎮生輝、城央綠韻、云水荷香“三水新八景”,既有風光旖旎的秀美景象,也有動人的人文歷史故事,成為三水文旅形象的典型代表。

同時,依托“三水新八景”,三水整合區內景區景點,融合區域特色旅游要素,打造多條精品線路。2020年,三水重新策劃“嶺南水韻游、長壽古村游、清新養生游、生態親子游、紅色研學游”5條旅游精品線路,并上線攜程平臺,景區景點、住宿、餐飲等多元素融合推薦。

三水區區長李軍認為,發展全域旅游是三水區做大第三產業規模、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的重要抓手。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三水區接待游客300.5萬人次,增長98.48%;旅游總收入10.97億元,增長76.3%,帶動社會消費增長15.8%,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動能強勁。

接下來,三水將抓好抓實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通過發展全域旅游,提高“吃、住、行、游、購、娛”等優質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將其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主攻方向,為“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強動力、添活力、增魅力。

3.規劃引領全域旅游作用彰顯

近年來,三水區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為目標,堅持“產業融合,模式轉變,實現突破”發展理念,立足三水旅游資源特色、交通及旅游區位優勢,充分挖掘“水文化”“長壽文化”,逐步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為推動文旅產業發展,三水強化政策賦能,2018年出臺《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設立區級文化發展專項資金,以政策紅利激發、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文化事業發展和文旅產業建設,助力三水文旅繁榮發展。

據統計,目前三水區擁有A級旅游景區5個,其中4A級2個,3A級3個;星級飯店6家,其中五星2家,四星1家,三星3家,另有希爾頓歡朋酒店、百利達酒店等規模以上住宿業22家,注冊民宿34家;旅行社12家;農家樂118家;非遺項目32項,其中省級2項,市級15項。

去年10月三水區被確定為第三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為強化頂層設計,2020年,三水委托專家團隊編制了《三水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形成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的基石,對全域旅游的發展具有引領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完成了三水區文化旅游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三水旅游、文化、體育定位,助力全區經濟發展。

為推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落實落細,三水將出臺《佛山市三水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目前方案正在征求意見。三水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區文廣旅體局局長黃猛高介紹,三水將立足優勢,針對短板,分四個階段推進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今年7月前是動員部署階段,8—12月是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1—5月是檢查整改階段,2022年5月是迎檢驗收階段。

“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將對三水文旅產業全域性、系統性推進起到關鍵性推動作用。”李軍表示,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是大勢所趨,三水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正當其時,要把全域旅游作為三水培育新動能、構筑新高地、激發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顯新形象的重要抓手,全區一盤棋,全員一股勁,全面推進三水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聚焦

以全域旅游推動全業融合打造三水特色文旅IP

三水,生態優勢突出、人文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在“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飲料之都”“國家森林城市”“灣區之源”等金字招牌的助力下,文旅產業發展迅速。當下,三水迎來了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重大機遇,發展全域旅游將有利于進一步充分挖掘三水旅游資源,加快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

據悉,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三水將以“全域旅游、全業融合”理念為指導,以粵港澳大灣區構筑休閑灣區、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為指引,以文化、生態、鄉村為依托,從全方位統籌、全產品體驗、全季節暢游、全過程服務、全品牌聯動方面入手,致力實現政策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旅游環境更加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文化和旅游消費保持增長態勢,文旅產業得到大力發展目標,推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為三水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綜合帶動作用,爭取2022年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以全域旅游為抓手,構建旅游產業新體系,三水將立足優勢,針對短板,讓優勢更優越讓特色更鮮明,讓弱項變強。三水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水是有基礎的、有潛力的,重點是要進一步放大交通、特色旅游資源等優勢,塑造具有三水特色的全域旅游形象品牌。

交通網絡是影響全域旅游格局構建的重要因素。三水將在“四鐵七高、二縱七橫”立體交通體系基礎上持續發力,打造“七鐵六縱十八橫一環”交通體系,加快佛山地鐵4號線動工建設,以軌道上的三水,全面融合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和半小時廣州生活圈,為吸納各地游客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服務。

旅游線路、旅游景區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載體。目前,三水區現有4A級旅游景區2個,3A級旅游景區3個,成功打造了“三水新八景”,擁有西江十里畫廊“全省美麗鄉村精品路線”等。以創建示范區為抓手,三水將著力打造全域旅游帶形成以重點景區為龍頭,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美麗城區”“美麗鄉村”等星羅棋布,以“美麗廊道”串聯“全景三水”,實現“處處有景觀、時時可旅游”,推動鄉村精品路線更加豐富、景區更加上檔次。如將重點發揮7000畝云東海湖的獨特優勢,推進云東海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打造“一湖兩岸四區八景”鄉村振興精品路線。

同時,立足三水特色旅游資源,三水將以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圍繞工業旅游、鄉村旅游、文化旅游,聚力讓亮點更亮、特色更鮮明。其中,“三江匯流、灣區之源”是三水打造具有城市辨識度、知名度、美譽度的文旅品牌,以發展全域旅游為抓手,三水將進一步深挖“水文化”“長壽文化”“漆文化”“足球+文化”等特色自然、人文資源,打造特色旅游新亮點,講好“三水故事”,擦亮三水旅游品牌。

做強工業旅游,三水將在百威(佛山)啤酒工業旅游體驗園獲評國家AAA景區基礎上,支持西南街道、樂平鎮、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發揮自身優勢,以龍頭企業將互有差異、各具特色的工業旅游點組合起來,打造富有三水特色的工業旅游示范點。做大鄉村旅游則將充分發揮三水區鄉村振興成果優勢,以古村落活化升級為抓手,著力打造大旗頭、江根、福田、獨樹崗、沙圍等特色村落片區的鄉村旅游項目。

三水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李金旺表示,三水發展全域旅游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機遇與挑戰并存。接下來要圍繞創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對照創建標準,加快補齊短板,讓弱項變強。同時,三水將加大創新力度,通過“走出去”學習先行區的經驗做法,結合三水特色,大膽探索,挖掘和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示范點。

接下來,將把全域旅游作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將鄉村旅游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全區域規劃、全產業發展、全要素配套、全社會推進,實現全域宜居、宜業、宜游,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全省鄉村全域旅游示范樣本,為推進“城市三水”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 佛山三水 全域旅游示范區 旅游消費潛力 綜合競爭力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