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湖北“碳資產大腦”高速運轉,保障碳市場穩定運行

8月16日,是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滿月的日子。截至當天下午3點收盤,全國碳市場收盤價為51.00元/噸,累計成交量701.9萬噸,成交額達3.55億元。

這一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采取雙核運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落戶湖北,交易系統落戶上海。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承擔碳排放權的確權登記、交易結算、分配履約等業務,如同碳資產的“銀行”和“倉庫”,湖北因此成為全國碳資產的大數據中樞。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1個月以來,湖北“碳資產大腦”高速運轉,全力保障全國碳市場穩定運行。

收盤后1小時完成結算

每天下午3點碳市場收盤后,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結算業務部迎來最為緊張繁忙的時刻。通過兩條互為主、備份的跨省通訊專線,上海將當天碳交易數據傳輸至湖北,由湖北進行日終清結算處理。

“我們需要核對賬戶狀態,計算出每天每個賬戶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和資金變動情況,由注冊登記系統對配額交易變動進行最終變更,并將資金變動數據反饋給銀行系統。”該部門負責人劉成琳說。

由于湖北連接了上海與銀行系統,因此由湖北將三方清算數據核對一致后,才能將清算后的資金和配額數據發送給交易系統,作為下一個交易日的期初數據。一般情況下,結算任務在收盤后1小時左右完成,并由結算業務部對外發布清結算信息日報。

劉成琳介紹,湖北碳市場于2014年獲批開展試點交易,這一試點經歷,為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的結算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當好客服 教大家如何參與碳交易

今年全年是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涉及各省級主管部門以及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眼下,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客戶服務部負責解答全國各省級主管部門和所有控排單位的各類疑問,教會大家如何更好地參與碳市場交易。

該部門副經理馬清卿介紹,每天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部門人均要接打近80通電話。“部分非試點省市的企業由于是第一次操作,需要耐心地解釋清楚規則和必要性。”

數據中心比照金融系統建設

武漢市光谷金融港,漢口銀行光谷數據中心內,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主數據中心坐落在此。漢口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經理許武琦介紹,該數據中心占地2萬平方米,2015年建成,達到國內A級數據中心標準。

“外建筑面采用無窗設計,地勢普遍比外部道路高約2米,每層樓高6至7米,內部的新風室、空調室均為雙份,保障機房安全穩定運行。”許武琦說,消防系統采用高壓細水霧,更環保高效。

“作為全國碳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穩定和安全直接影響到全國碳市場的運行,在籌建時,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數據中心比照金融系統的數據中心建設標準,參照中國銀監辦印發的《商業銀行數據中心監管指引》,經多方考察,選取了漢口銀行光谷數據中心作為系統的主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與網絡安全管理部負責人熊鵬飛說。

走進主機房區,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數據大腦”在這里靜靜“思考”。熊鵬飛介紹,系統為全冗余架構,任何一臺設備發生故障,都會有另一臺自動接管,不會發生單點故障,且所有數據都能秒級同步至位于東西湖區網安基地的副數據中心。

據悉,隨著碳資產大數據的不斷沉淀,未來湖北有望形成全國碳資產的數據庫,可為低碳環保相關產業和決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 碳資產大腦 碳市場 大數據 低碳環保產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