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在紹興召開

11月28日,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在浙江紹興召開。大會以“推進‘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媒體融合創新、講好經濟高質量發展故事,如何正確理解、把握和宣傳“十四五”規劃建議等內容展開。大會頒發了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和2020中國經濟新聞人物獎,袁隆平等10位對我國科技創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企業家等當選。

中國記協原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翟惠生表示,十四五”期間的經濟報道要守正不渝,創新不止,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將領導的話語體系、專家學者的話語體系,以能夠讓觀眾和讀者入眼、入腦、入耳、入心的群眾話語表達出來。守正的“正”是基礎,里面的第一筆“橫”是經濟報道的根。根是執政者政治意識的表達,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升成宏觀層面的表達。經濟報道也是政治報道,更是人文社會報道,不要把經濟報道簡單理解為經濟報道。

“正”字的第二筆是“豎”,翟惠生認為這筆“豎”是經濟新聞報道的脈。翟惠生強調,找了根還要尋脈,脈是講清楚事物的傳承和衍變,專業記者應該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第三筆“小橫”是事,根和脈要用事情來說話,講好經濟報道的故事。翟惠生提醒記者,比如改革開放40多年的故事,很多內容記者不一定要寫到稿子里,但是一定要知道這些事情。

翟惠生說,“正”字第四筆“小豎”是形,只有前三步都走到位了,最后稿件出來才有形。“正”的前面四筆都寫好之后,最后一筆“橫”來封口,是新聞的命。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導向是根本,特色是活力所在。先把“正”字寫好之后,再做創新,創新要把握時代的傳播感和觀眾的感受感,把“正”字的內容加上現代的傳播手段,將其進行廣泛傳播,“十四五”期間的經濟報道就能做好。

中宣部傳媒監管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段玉萍表示,新發展格局為經濟新聞傳播開拓了新的空間,但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對輿論引導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經濟類媒體要服務好國家的“十四五”建設,鞏固和提升影響力,增強生存與發展能力,要做好4個方面的工作:充分發揮媒體作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媒體融合向縱深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樹立信心發揮優勢,揚長避短不斷創新;守好輿論主陣地,履行媒體社會責任。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表示,“十四五”出考題,經濟媒體要解放思想、創新突破,堅定、從容應考,交上合格、優秀答卷。

此次大會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蘭亭國際智庫中心、紹興市傳媒集團、傳媒茶話會承辦,中國經濟時報社協辦。來自黨政有關部門、中央及地方媒體、企事業單位的近300位代表與會。(記者丁以繡)

關鍵詞: 經濟傳媒大會 經濟建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