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山東煙臺古字畫修復師:輕搓慢描間故紙新生

輕柔清洗畫芯,細心揭取背紙,耐心補全殘缺……在山東煙臺福山區,古字畫修復師趙樹建正全神貫注地對一組殘破的作品進行修復,讓故紙重獲新生。

古字畫修復師趙樹建正在進行修復工作。劉昊 攝

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字畫裝裱修復工藝,講究修舊如舊,即還原字畫原本風貌。趙樹建在此領域深耕40余年,修復作品逾5000件,其中包括唐寅、鄭燮等名人的破損作品。

拿到一幅古字畫,他先根據破損情況制定修復方案,單幅豎版的字畫適合做立軸,小篇幅作品可選做扇面,而多篇交疊粘貼且內容不可切分的則要做成冊頁。

一幅古字畫作品的“重生”要經過洗、揭、補、全四道工序。先用水浸泡字畫,洗去表面雜質;將畫芯從裝裱紙中分離,便是“揭”的步驟;“揭”好后,再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補”“全”。

“揭畫心時要找巧勁,有的需要從一角慢慢搓下,有的則需拆分處理。之后再用筆墨把殘缺之處補好,通過補色讓背景和諧,通過接筆讓畫面統一。”趙樹建介紹稱,每個環節都關系到字畫的“生命”,要有耐心,更要控制力度。

圖為趙樹建所用部分修復工具。劉昊 攝

比常規刷子更小號的鬃刷、既能裁紙又能起畫芯的竹條起子……為了方便做“細活兒”,趙樹建還自己研制了修復工具,讓修復過程更加得心應手。

在趙樹建的工作室,每完成一幅作品修復裝裱,墻上就會留下一個白色的紙痕。“這些層層疊疊的痕跡見證了一幅幅破舊字畫的‘重生’。”趙樹建撫摸著紙痕感慨道。

趙樹建在講解修復技巧。劉昊 攝

“這是一項需要經驗的工作,只有夠量,才能積累經驗,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對每一件破損的作品。”經過多年實踐,趙樹建自創的卷軸書畫折痕嵌折條修復方法,克服了傳統嵌折條方法修復折痕易出現折痕處再次開裂的情況,對卷軸書畫折痕的修復具有借鑒意義。

時下,趙樹建修復的眾多作品還被收錄于當地王懿榮紀念館。“每當我在館內看到修復過的字畫都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仿佛是在與古人的智慧與情感‘對話’。”(完)

關鍵詞: 山東煙臺 煙臺 走上巔峰 武林榜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