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同心之力”點亮創新之光:浙江核電人詮釋工匠精神

匠心攻關 算法賦能核電安全升級

1995年,王公展闊別母校同濟大學后又在職攻讀了上海交大的碩士研究生。于他而言,最開心的莫過于職業和自身的興趣相投。

探索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研究冗余控制系統性能指標……在外行人看來龐大而復雜的核電系統,王公展習慣將其拆解為一個個細節問題。

近年來,中國核電事業快速發展,對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提出新要求。在核電系統運行過程中,如何減少人力簡單重復勞動,實現算法賦能?

王公展主導創新開發一套先進算法,利用計算機軟件對核電廠現場參數進行監督計算分析。

“核電廠的健康監督系統像一個24小時不停歇的操作員,系統是否在健康運行,始終在其監督之下。”王公展舉例道,這仿佛一套專用于核電廠的“人工智能”。

2021年,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公展——發電機氫氣泄漏率實時計算法”被認定為浙江省部屬企事業職工先進操作法。

跨界破局 核能應用邁向多元場景

這兩年,王公展的步伐邁出了杭州灣畔秦山核電。四處奔走的他,有了新目標。

王公展介紹,目前其掛職的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是世界上所有核電站組成的組織,致力于核電的安全和可靠運行,“中國核電事業發展很快,WANO想在上海成立自己的區域中心,首先要對中國各地的核電站進行全面評估。”

工作中他注意到,核電正在走進大眾生活。當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鍋爐、核能海水淡化解決缺水危機、AI算力驅動綠色轉型,核能早已滲入高質量發展的每個細胞。

以海鹽縣為例,依托秦山核電機組集群優勢,其創新構建“反應堆+核藥”產業閉環,中核、原子高科等17個核藥項目形成從同位素研發到終端診療的全產業鏈。

類似應用對新技術快速迭代及核電廠的系統維護提出更多要求,也帶來行業發展新機。“或許在經過幾次迭代后,能源問題便可迎刃而解。”王公展說。

薪火傳承 培育核電人才新生力量

產業迭代,必然伴隨人才更新。看著新一代年輕核電人踏上工作崗位,王公展開始思考,如何培育更多獨當一面的人才,使新技術服務于人。

關鍵詞: 浙江瑞安 留學生眾籌引質疑 退役戰帕奎奧獲勝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