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筑師李啟悠:跨越邊界,向往遠方
北京北海公園內的仿膳茶社,屋外是朱漆廊柱、紅綢燈籠,屋內是木質窗欞、古樸方桌。游客們點上一壺茶,品嘗宮廷糕點,享受愜意的下午茶時光。這是始于1925年的中華老字號,2024年經改造后正式亮相,成為北京新晉“網紅店”。來自香港的建筑師、野境設計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李啟悠,是這一改造項目的參與者。
“仿膳茶社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意義,讓我們用一種全新的工作方法,把傳統制式的裝飾運用在符合現代人審美的空間中,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李啟悠如是說。
圖為來自香港的建筑師、野境設計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李啟悠。(受訪者供圖)
李啟悠的職業生涯橫跨多元地域與文化。生于香港,中學前往英國留學,在英國修讀建筑設計專業畢業后,他曾回到香港的建筑事務所工作。其后,他轉往北京發展,希望找到更多樣化和挑戰性的機會。
“在內地,建筑項目的規模和數量更多,創新空間也更大。與我在香港的工作狀態相比,在內地我找到更多的設計機會,也可以參與從概念設計到后期施工的全流程。”李啟悠說。
經過多年在北京的工作歷練,2021年李啟悠與此前的工作伙伴成立野境設計事務所,團隊成員包括他來自北京的妻子王玥。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讓事務所擁有更多元的創作理念。
圖為野境設計事務所參與設計改造的仿膳茶社。(受訪者供圖)
在仿膳茶社的項目中,李啟悠和團隊大量研究明清時期的建筑設計,將有關元素融入其中。室內家具和配飾基于對明清經典器物的復刻;金磚、紅漆、織物等陳設色彩參考清代經典案例;在空間格局上,建筑團隊沿用“軸線貫穿、中為廳堂”的傳統建筑空間模式,盡可能保留原始的空間格局,而在一面鑲嵌著藻井圖案的展示墻前,是一列傳統糕點的透明玻璃展示柜。
“我們希望把傳統建筑風格的古色古香和現代簡約美結合起來,讓客人在空間里感受到文化味,也找到舒適感與歸屬感。”李啟悠表示。
圖為野境設計事務所參與設計的北京Bagel bügel貝果餐廳。(受訪者供圖)
從老北京茶社到胡同里的精品咖啡豆店,從由四合院改造成的民宿到居民樓下把老樹融入環境的貝果餐廳,李啟悠表示,香港中環的“鋼鐵森林”教會他垂直空間美學,而北京城市的煙火氣讓他領悟到水平延展的魅力。
李啟悠和團隊已在北京建筑圈扎根,相較于初期項目多來自朋友或業內推薦,如今他們擁有越來越多新客戶,團隊參與設計的項目橫跨建筑、室內、產品、展覽、裝置等多領域。
對于未來,李啟悠希望與團隊進一步拓展建筑設計的可能性,帶來更多充滿創新與文化底蘊的作品。正如其事務所“野境”名字傳遞的——跨越邊界,永遠向往未設邊界的遠方。(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香港建筑師李啟悠:跨越邊界,向往遠方
- 武漢臺胞觀《哪吒2》 嘆“兩岸文化血脈相連”
- 探訪淮河流域規模最大內河港周口港
- 盛弘代表:“平底鞋”走社區 希望讓“煙火氣”點燃消費
- 白景陽代表:AI為技術工人帶來更多創新可能
- 代表委員談AI:它會取代醫生嗎?
- 香港新地標啟德體育園盛大開幕
- 中國足協發布“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 自薦、選拔如何進行?
- 十年覆蓋全國!全國2200個市縣已實施“交房即交證”改革
- 郭文標:“海上守護神”逐浪43載
- 楊武云代表:麥田里的“基因解碼者”
- 冰雪季收官 黑龍江接待國內外游客超1.35億人次
- 周琪代表:以務實態度促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 數字浪潮激蕩正能量 云端聚力領航主旋律
- 面對創新之問,深圳加速發力
- 巴西圣保羅狂歡節規模空前
- 2元和200元的鈣片,到底有什么區別?
- 非法穿越鰲太線遇險 親歷者:人生中的慘痛教訓
- 流汗農業→智慧農業 多維度看中央一號文件里的關鍵字“融”
- 江蘇游客遇“關門洗腦消費” 云南景洪相關部門公布調查結果
- 中越邊民共慶“春龍節”
- 百惠金控:內地企業啟動“A+H”赴港上市申請氣氛升溫
- “海原司機”:從鄉土到世界的物流使者與鄉村振興新引擎
- 歌手方大同去世 多位圈內好友發文悼念
- “一帶一路”眼健康聯盟在上海成立
- 廣東僑鄉信宜頭菜香飄萬里
- 東深供水工程60年對香港供水300億立方米
- 全國人大代表王林:為航天事業培養更多技能大師
- 廣東廣州:“龍抬頭”扒龍舟
- 數千賽車云集渾善達克沙地 越野競技迎“龍抬頭”